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Friday, August 24, 2007
您現在使用的是自然輸入法8!!!
「喂喂喂,有必要什麼廣告都要驚嘆號一下嗎?」
「還有還有,你也一個多月沒有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在幹嘛了吧」
「比如說你看你看,部落格一個月沒有任何變化了咧…
「這樣真的好嗎?你不覺得人要下定決心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不要在那兒翻來覆去的不知道自己要還是不要這樣子怎麼能夠成就大事業呢就算你不要成就大事業也要好好為自己身邊的人想一想雖然嘴巴上說說人是為了自己活的不過看你倒是一副很在意別人的樣子嘛那不是好好誠實的面對自己一下這之類的會比較好一點」
我怎麼會是一個這麼囉唆的人。囉唆的人不願意多花心力去修整自己的思想,將之轉變為他人能理解,自己能記憶的形式,而是一股腦兒的傾倒出來。用傾倒的暗示就是像垃圾一樣…或是像原物料一樣,無法被利用,而只是傾倒而已。在這裡傾倒暗示著浪費。
自然輸入法那排跑馬燈又出現了。彷彿覺得不好好干擾你一下不行似的。喂喂我都付錢了耶。我「當然」知道我正在用自然輸入法阿。難道BMW會在你等紅燈的時候說「您現在駕駛的是BMW」嗎?不過一番尋找之後很快的就把他關掉了。萬歲。所以也許只是自己之前懶吧。或者我們也可以說,這產品的設計有問題。或是說,這產品本來就沒有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有質感。畢竟都就做自然輸入法了,產品封面都用擺著「YA!」滋勢的小朋友配上粉紅色的標題了,好像,不擺個跑馬燈也太對不起自己了。
這樣就可以交差了事了吧?
「好吧,看你這麼累快去睡覺吧」
「還有還有,你也一個多月沒有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在幹嘛了吧」
「比如說你看你看,部落格一個月沒有任何變化了咧…
「這樣真的好嗎?你不覺得人要下定決心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不要在那兒翻來覆去的不知道自己要還是不要這樣子怎麼能夠成就大事業呢就算你不要成就大事業也要好好為自己身邊的人想一想雖然嘴巴上說說人是為了自己活的不過看你倒是一副很在意別人的樣子嘛那不是好好誠實的面對自己一下這之類的會比較好一點」
我怎麼會是一個這麼囉唆的人。囉唆的人不願意多花心力去修整自己的思想,將之轉變為他人能理解,自己能記憶的形式,而是一股腦兒的傾倒出來。用傾倒的暗示就是像垃圾一樣…或是像原物料一樣,無法被利用,而只是傾倒而已。在這裡傾倒暗示著浪費。
自然輸入法那排跑馬燈又出現了。彷彿覺得不好好干擾你一下不行似的。喂喂我都付錢了耶。我「當然」知道我正在用自然輸入法阿。難道BMW會在你等紅燈的時候說「您現在駕駛的是BMW」嗎?不過一番尋找之後很快的就把他關掉了。萬歲。所以也許只是自己之前懶吧。或者我們也可以說,這產品的設計有問題。或是說,這產品本來就沒有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有質感。畢竟都就做自然輸入法了,產品封面都用擺著「YA!」滋勢的小朋友配上粉紅色的標題了,好像,不擺個跑馬燈也太對不起自己了。
這樣就可以交差了事了吧?
「好吧,看你這麼累快去睡覺吧」
Thursday, July 26, 2007
TIFF '07
從不曾在影展中專注癡迷的趕著一場一場又一場異國電影。學生時代不曾,現在自然也不會。一部部電影是邂逅,而不是搜索。
必須提起秋日花園的畫面。走位。角色略微誇張但可信因而活靈活現的演技。恣意遊移卻又令人驚喜的鏡頭,[轉身面向窗外,姣好少女映入眼簾]從未如此自然而理所當然。法國文化最好的那一面。
人跟人之間的情義,文化融合的陣痛跟趣味。
老又如何呢?以老、以沒有效率自豪的文化,讓人佩服。
這才是文化不是嗎。或是說,在物質富裕的時代,我打從心理羨慕那些只要一把吉他一套白獵裝,便可以自信的活在紛紛擾擾城市中的半禿老男人。他看來一無所有,卻又什麼都經歷過了,而什麼都經歷過的他也就不用再真正困擾自己的政治生涯是不是成功或是腐敗。
他只需要在心煩的時候倒立三十秒,一切事物就理所當然的在他身外了。
Monday, July 2, 2007
Sunday, July 1, 2007
Thursday, June 28, 2007
臺北2.0
端午去了一趟東京。連近郊都沒有,是純粹的東京市區之行。
精簡版行程連結如下:
關於東京,好像能說的不多,卻又無處不能細數。正因為這城市跟臺北如此相似,當我們快步穿梭其中、當電車窗外的天光漸漸昏暗之時,那些細微的差異,不時從熟悉的景象中穿刺而出:電車進站的廣播、季節錯置的西裝、灰色磚瓦砌成的街道,或是公寓集合住宅上交互替換的紋理。是因為新奇而覺得美好嗎?或是他們在城市建構上,真的是一個更為優越的文化?人種?雖然不斷戲稱Tokyo == Taipei v2.0,但是,看到那遙遙領先的現代性物質文明,卻又讓人不敢(不願)斷定那就是我們應該前進的方向。於是只能攜帶著對不同城市的印象斷片,回到故鄉的車水馬龍之中。
精簡版行程連結如下:
![]() |
端午在日本 |
關於東京,好像能說的不多,卻又無處不能細數。正因為這城市跟臺北如此相似,當我們快步穿梭其中、當電車窗外的天光漸漸昏暗之時,那些細微的差異,不時從熟悉的景象中穿刺而出:電車進站的廣播、季節錯置的西裝、灰色磚瓦砌成的街道,或是公寓集合住宅上交互替換的紋理。是因為新奇而覺得美好嗎?或是他們在城市建構上,真的是一個更為優越的文化?人種?雖然不斷戲稱Tokyo == Taipei v2.0,但是,看到那遙遙領先的現代性物質文明,卻又讓人不敢(不願)斷定那就是我們應該前進的方向。於是只能攜帶著對不同城市的印象斷片,回到故鄉的車水馬龍之中。
Subscribe to:
Posts (Atom)